迴腸造口護理

分享

甚麼是迴腸造口?

在手術的過程中,將大腸完全或大部份切除,而將迴腸的末端(小腸的一部份),缝於腹部的一個開口上,便成為迴腸造口(假肛)。由於迴腸造口是缝於腹部上,它沒有括約肌控制糞便的排出,故排泄物會由迴腸造口直接排出體外。病者本身並沒有排糞的感覺,也不能控制它的排出,故此需要在造口的位置貼上造口袋,以收集排泄物。

造口本身是迴腸的一部份,由黏膜包裹,它表面佈滿很多微絲血管,故呈鮮紅色,質地柔軟,就像我們口腔內的顏色一樣。大小不一,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。大多迴腸造口是突出腹部約一至二公分。

 

需要迴腸造口的原因

最常見的是腸瘜肉病,潰瘍性結腸炎及科隆氏病。需要將整條大腸或大部份大腸切除,故此需要在腹部開一新的孔道讓排泄物排出。有些需要將肛門封閉。有些則保留肛門,視乎手術的性質而定。

 

手術後

在造口手術的二至三天,因腸胃未開始活動,故此不可進食。但在腸胃開始活動之後,便可飲少量水份,逐漸可進食流質,然後吃粥,再慢慢回復正常飲食。

通常在手術後一至兩天,腸胃開始活動,迴腸造口便會排出氣體及水質糞便,之後是稀糞或糊狀糞便。

造口開始活動後,很多人擔心糞便會有臭味。但你若購買不漏氣味附有炭片的造口袋,便可解決此問題。造口袋的款式有很多種,有一件裝,二件裝,有透明也有不透明的,你可以隨意選擇。但最重要的是不漏氣味,不會引致皮膚敏感及方便自己更換。

 

迴腸造口袋的特色

正常迴腸造口的排泄物為稀糞或糊狀糞便,含水份較多,故所使用的造口袋為開口袋,方便將稀糞倒出。

 

常見的問題

皮膚損傷

1.沒有按時(每隔3天)更換造口袋,或經常不適當地更換造口袋或不用豬油膏保護皮膚所致

2. 造口用品過敏

3. 糞便經常接觸皮膚而造成損傷,由於豬油膏或造口袋所剪的呎吋太大,而使造口周圍皮膚外露,失去保護。或豬油膏黏貼得不好,而使排泄物由罅隙流出而損傷皮膚

4. 皮膚毛囊發炎

因皮膚汗毛受黏貼拉皮膚,毛囊受刺激或感染而發炎,一般只要將過長的汗毛剪去便可。

5. 用強鹼性的清潔液或消毒藥水來清潔皮膚所致。造口及周圍皮膚只需用溫水清洗便可。若出現紅損情況,可用小量造口粉輕塗上紅損的皮膚上,並撥走多餘的造口粉,然後才貼上造口袋

6. 貼造口袋後應用手指(避免用紙巾)沿著造口袋剪口邊沿打圈按摩10-15分鐘,以促進造口袋的底板溶解並緊貼皮膚上

 

腹瀉

腹瀉的原因很多,可能由於吃下刺激食物、不潔的食物或過份油膩的食物所引致。如出現腹瀉,必須注意水份及電解物的補充,進食以下食物有助腹瀉情況得以改善:香蕉、米水、米飯、麵包、薯仔、芝士、薯粉、乳酪、餅干、棉花糖等,如超過一兩天沒有停止,或有缺水的情況便應立即廷醫診治。

 

臭味及臭氣

迴腸造口也會排出氣體,當氣體排出後,造口袋便會脹起。若有此情形發生,可將造口袋的膠夾或軟鐡線開放,將氣體放出。此外,應用不漏臭味的造口袋,這樣便不用憂心臭味會外洩。現時很多開口袋都有碳片的裝置,選擇方便氣體自然排出。

 

脫水

但迴腸造口的排泄物一般較稀,若造口持續排出大量水份,便有可能出現脫水,要注意多攝取水份,並且少量密飲。
如:感到身體虛脫、心跳、口乾、小便量減少及呈深黃色,便應多飲水補充水份及請教醫護人員意見。

 

飲食

迴腸造口人士,飲食應盡量定時,減少吃太肥膩及辛辣的食物並避免進食硬穀果類食物(如:合桃,花生等)及高纖維食物(如:椰子,西芹),進食時且仔細咀嚼食物方吞進肚子。在天氣熱時,應多飲水份補充。啤酒會產生稀糞,而汽水也會增加氣體的排出,應多注意。咀嚼香口膠或吹波糖也會導致吞入大量空氣,應多加小心。

一般產生氣體或氣味大的食物:如洋蔥、蕃薯、薯仔、蔬菜、奶類、蒜、芹菜、椰菜、豆類、芝士、雞蛋、啤酒、汽水及香料太濃的食物等,應加以留意。

進食時應注意下列各項:

  1. 避免進食太快而吞入空氣
  2. 合上口咀嚼食物,必須細嚼慢嚥
  3. 避免一面進食,一面說話
  4. 避免一次過進食太多食物
  5. 定時進食

*加上結腸造口的造口袋班戟效應

 

造口併發症

若造口有任何異常,如回縮,脫垂,出血,造口旁疝(小腸氣),排泄物經常滲漏,皮膚紅損等等,應與造口科護士聯絡。

 

* 請到「本會出版」下載護理手冊 *